2023关于户籍改革的浅析

作者:小社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83

户籍改革要跑出“加速度”

户籍改革仍是未来五年的改革重点。《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即将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将继“十二五”后再次将户籍改革放入其中,继续加大户籍改革的步伐,坚持分类推进,以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最终形成户籍管理制度的“一国一制”。

2022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确定到2022年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一年多来,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具体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纵观各地出台的户籍改革方案,步子算大、亮点也有——如放开一些小城镇户籍;但攥紧的,多半是含金量高的大城市户籍,一些大城市业已施行多年的“积分入户”仍是户籍管理法宝,有变化的只是松紧程度。

众所周知,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绝不仅仅是变一个名字、换一本户口本。“一国一制”、户口一元的背后是赋权与平权,逐步让每一位共和国公民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才是户籍改革的终极目标。倘若只是换了一本户口本,形式上取消了农业与非农界限,户籍背后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距却没有太大改善,改革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包括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前者如: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公共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公共文化、证照办理等,后者如:地方财政提供的社保补贴、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公共教育、社会救助等。相比之下,国家层面保障一视同仁要容易一些,难在地方层面,各地户口本含金量不一、差距过大。大城市户口潜藏太多有形或隐形的福利,一旦彻底放开,万一引起人口大规模单向流动,大城市的公共财政是否吃得消、“城市病”会不会骤然加重、大城市市民能否接受等都成为改革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稳妥推进似乎也是情势所迫。就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上学、中考、高考,在当下资源与政策格局下,难免动到多元利益主体的“蛋糕”,贸然推行不易。

除了观念重构,户籍改革说到底,还是利益再分配过程,这是未来改革的难点与着力点。户籍改革当减法、加法一起做,前者体现在于大城市户籍改革中,逐步剥离附着在大城市户口上的有形与无形福利,淡化大城市户口的魅力,如此可以降低户籍放开后人口无序流动的风险。对于看中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的人来说,如果无法在城市户口价值下降与城市生活成本上升的曲线上找到平衡点,进城的意愿就会受影响。

大城市户口做减法是一种思路,在国家层面以及农村、小城镇层面做加法是另一种思路。我们既要思考大城市户口为何这么诱人,也要反思为什么农村和小城镇户口被人嫌弃。如果在农村或小城镇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享受到与大城市相近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还会有那么多人背井离乡、纷纷涌进大城市吗?加法,一方面要“加”在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福利上,最大限度保障每一位公民得到平等的份额。如近年来医疗保障的全覆盖,就大大改善国民医疗保障水平,减少群众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要“加”在农村及小城镇上,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福利等。通过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改善农村及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升居民保障水平。

一减一加,将大城市与广大农村、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尽可能拉近,户籍改革也就水到渠成。到其时,自由流动才不至于单边流动。5年时间,说长不长,揆睹现实,任重而道远,当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