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在40年以上,养老金都能领到5000元吗?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工龄在40年以上,养老金都能领到5000元吗?来看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注:本文内容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上海的一位粉丝朋友,在2022年1月份退休,工龄41年,养老金领了5810元;江苏的一位粉丝朋友,在2021年11月份退休,工龄40年,每月养老金是5130元;山东的一位粉丝朋友,工龄高达43年,在2022年2月份退休,养老金只领了3960元;辽宁的一位粉丝朋友,工龄42年,2022年3月份办理退休,每月养老金3190元;黑龙江的一位粉丝朋友,工龄也是42年,在2021年10月份退休,养老金只领了2910元。
通过几位粉丝朋友的情况,相信大家也就看出来了,虽然工龄都是在40年以上,但是领的养老金却有高有低,而养老金在5000元以上的,只有在上海和江苏办理退休的这2位朋友。
为什么养老金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咱们先来看一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这部分是很容易理解的,个人账户余额高了,领的养老金自然就高,如果在社会平均工资高的地区缴费,那么缴费基数相对来说也会高一些,划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会高许多,最后累计的个人账户余额也就比较高。
基础养老金=(当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这个公式就比较复杂了,养老金计发基数越高,缴费档次越高,那么基础养老金也就越高,反之也是一样。
如果工龄都是40年,在养老金计发基数高的地区办理退休,养老金也能够多增加几百元。
如果工龄在40年以上,那么很多朋友都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在退休之后,还能再领取一份过渡性养老金,因为各地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略有不同,咱们以大部分地区的计算方式为例,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在这个计算过程中,视同缴费年限的长短,当地过渡性系数的高低,都会影响咱们的过渡性养老金的,而这里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和计算基础养老金的一样的,都是由平均缴费指数和养老金计发基数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