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最新消息
今年中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具体下面跟社保云小编来了解一下!
记者了解到,自2022年6月保监会印发 《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后,如今“住房养老保险”试点已进入了实质性运作阶段。据最新消息显示,保监会将在今年扩大“以房养老”试点区域。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国内首款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已获批上市销售。据中国保监会披露,截至2022年底,参与试点的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已与45户家庭62位老人签订了投保意向书,完成承保手续的29户38位老人,已开始领取养老金的老人29位;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0.5岁,平均每户月领养老金8465元,月领金额最高的是上海一位76岁的单身女性老人,月领额达到19003元。
在中山市场方面,本月我市印发了《中山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方案》中,中山提出要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意味着中山将探索实施“以房养老”政策。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多个保障措施,其中,在资金方面要求市、镇(区)要加大投入,安排财政性资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结合省出台的底线民生保障政策,按规定落实困难老人有关底线民生保障政策。其中,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要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并随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同时,《方案》提出开展养老服务业信贷融资试点,鼓励各金融机构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支持养老服务业的信贷需求,利用财政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有效信贷投入。
拓展
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争议大 以房养老何种形式不重要重点是安心
近日召开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座谈会传出的信息显示,以房养老试点遇冷,10个月间,仅38人完成承保手续。保监会表示,今年将选择合适地区,扩大以房养老试点。记者采访了解到,受我国传统养老观念影响,以房养老保险试点以来争议不断,目前市民对此认同度比较有限。
“以房养老”属于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对于金融机构来讲,操作起来并不复杂,跟其他抵押贷款业务差别不大,但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并不高,皆因此项业务尚不成熟,相关配套政策缺位,民众心理接受程度也不足。此次报道所披露的数据亦显示,保监会试点的“以房养老”模式遇冷,10个月间仅38人完成承保手续,远远低于预期,说明民间对“以房养老”的接受力还很有限。
当然了,“以房养老”受到各种条件所限制,注定只能是非主流养老模式。在传统文化里,财产传承后代占据主流思想,“以房养老”模式则与此相悖,其社会阻力可想而知。因此,“以房养老”的主要针对人群,应该是手里有房,但没有子女赡养,或者不需要留财产给后代的老人,这部分人群必然是少数,而非社会主流。保监会试点“以房养老”遇冷并不奇怪,毕竟市场基础并不大,能够走出这一步都是很不错了。
保监会所推行的 “以房养老”模式,乃是一种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就是将房产抵押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给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其实,真正的“以房养老”并非只有反向抵押贷款一种选择,也可以选择卖房换钱,或者卖大房买小房,只要有足够的钱养老,让老人可以安心养老,也就无需拘泥一格,更不用忌讳房子的最终归属了。
从现实来看,老人之所以愿意选择“以房养老”模式,主要是为了有稳定可靠的养老金收入,在社会养老保险不足或缺位的情况下,也可算是一种补充性质。比如,前不久报道的“钱理群卖房住养老院”,就曾引发公共舆论争议,其实也是一种“以房养老”,只是个人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对未来养老模式的需求,所做的自主选择罢了。即便未来“以房养老”全面推广开来,也注定是小范围群体,不太可能成为全面效仿的养老模式。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各方都在探索养老模式,试图缓解社会养老压力,让老人可以顺利安享晚年。养老没有一劳永逸的模式,应根据现实情况区别对待,推行多元化并存的养老模式,诸如社区养老、公益养老院、家庭养老、以房养老等,都可以并行不悖,让老人自主选择最适宜的养老模式,实现安度晚年的愿望,就是最佳的养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