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州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的通知

作者:小社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75

广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穗府[2022>30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州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级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州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9月21日

广州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应当为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工勤人员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并缴纳工伤保险费。

国家机关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工伤保险工作;负责指导各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开展工伤保险工作;并对其执行有关政策、规定、标准和服务质量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各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工伤认定业务事项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办理,并负责处理工伤认定的信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档案资料管理等相关工作。

本市跨行政区工伤案件的受理责权,按照以下规定执行:

(一)受伤害职工已参加本市工伤保险的,由参保地的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受理。

(二)受伤害职工未参加本市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注册地在本市的,由用人单位注册地的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受(办)理;用人单位注册地不在本市的,由其生产经营地的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受理。

第四条 工伤保险费根据一、二、三类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分别按上年度用人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1.0%、1.5%的比例征集。具体各行业基准缴费费率按《广州市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表》(附表1)执行。

第五条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或者职工在用人单位欠缴工伤保险费期间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及本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标准向工伤职工支付相关的待遇。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为全部职工从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按《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补缴应当缴纳工伤保险费和滞纳金后新发生的工伤医疗费、伤残津贴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等费用(不含完成补缴前已经死亡职工的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及本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标准向工伤职工支付相关待遇。

第六条 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和奖励率制度。根据用人单位安全生产、工伤预防状况和工伤事故发生率以及用人单位对应行业缴费费率,确定用人单位的浮动费率和奖励率,并由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下称社保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等因素,每年7月进行一次浮动费率和奖励率调整。浮动费率和奖励率标准按以下规定确定:

根据用人单位上年度获得各项工伤保险待遇费用总额占该用人单位所缴纳工伤保险费总额的比例(简称收支率)划分档次,收支率等于或小于60%的降低缴费率;大于60%等于或小于70%的缴费率不变;大于 70%的提高缴费率。提高和降低用人单位缴费率的幅度最高分别为本行业基准费率的35%和30%。原基准费率为0.5%的用人单位,不实行缴费率浮动。当年调整浮动费率时,上年度用人单位的收支率不实行累计计算。

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和奖励率按《广州市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和奖励率表》(见附表2)的规定执行。

第七条 工伤保险奖励费在按规定提取的工伤预防费项目中列支。主要用于奖励安全生产、工伤预防工作效果好的参保单位,以及按有关规定开展工伤预防的相关项目。奖励费用在工伤预防费的“安全生产奖励费”项目中列支。奖励费用按下列办法计发和处理:

(一)对参保单位的奖励费不得超过当年可提取的工伤预防费总额的35%(即提取工伤预防费总额70%的50%)。

(二)对参保单位奖励费的计算公式如下:

对参保单位的奖励费=上年度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总额×工伤保险奖励率×调整系数

工伤保险奖励率:按参保单位的收支率确定,收支率在60%以下(含60%)的予以奖励,收支率每减少10%奖励率相应提高1%。

调整系数=当年工伤保险基金实际征收费总额×提取工伤预防费比例(5%)×全部参保单位奖励费占工伤预防费总额比例(35%)÷(所有参保单位上年度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其工伤保险奖励率所得值的合计数)。

(三)参保单位实际工伤保险奖励费在200元以下(含200元)的不计发,留待跨年度调剂使用。

(四)用于开展实施工伤预防相关项目的费用不得超过当年可提取的工伤预防费总额的35%。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统筹使用。

第八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用人单位应当通知所在区(县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并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劳动合同或者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三)首次病历及治疗期间的全部有效的医疗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四)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五)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第九条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并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证据,逾期不举证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或者调查取得的证据,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十条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后,工伤职工自受伤害之日起一年以内,发现原工伤认定部位(或诊断)之外另有伤情(并发症或后遗症除外)的,按工伤认定的程序办理。确认新发现伤情为当次工伤导致的,给予作出增补工伤伤情的认定,并按规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住院或门诊医疗(康复)的,应当按以下规定进行工伤住院医疗(康复)期或门诊医疗(康复)期确认:

(一)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下称市劳鉴机构)申请工伤住院医疗(康复)期确认,明确享受工伤住院医疗(康复)待遇的部位和期限等事项。

(二)工伤职工只需门诊医疗的,自受伤害之日起1年以内,不需办理工伤医疗(康复)期确认,凭《工伤认定决定书》享受门诊医疗待遇。

(三)工伤职工住院医疗(康复)期终结或自受伤害之日起满1年后,仍需住院或门诊医疗(康复)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向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请办理再次工伤住院医疗(康复)期确认或工伤门诊医疗(康复)期确认。再次确认工伤住院医疗(康复)期和工伤门诊医疗(康复)期的时限最长不得超过2个月。

(四)对尘肺、癫痫、慢性骨髓炎等特殊伤(病)种的工伤职工,可适当延长工伤住院医疗(康复)期或门诊医疗(康复)期,但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五)工伤职工经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认属于旧伤复发的,按以上工伤医疗(康复)期规定处理。

(六)工伤职工在享受工伤医疗(康复)待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凭医疗机构的医疗(康复)证明,安排工伤职工住院假期或门诊就医假时,并给予享受原工资福利待遇。

第十二条 工伤职工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康复)的,由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停工留薪期确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第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实行现场鉴定。

(一)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当提前通知工伤职工进行鉴定的时间、地点及需要携带的材料。

(二)工伤职工应当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现场鉴定。对行动不便的工伤职工,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可以组织专家上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职工因故不能按时参加鉴定的,经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同意,可以调整现场鉴定的时间,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相应顺延。

(三)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当核对被鉴定人身份,收集、整理、初审有关资料。

(四)市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从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科的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对被鉴定人进行全面检查,结合原始病史和相关资料以及现场检查情况,依据鉴定标准进行集体讨论,提出诊断意见并形成鉴定意见。

有需要进一步医学检查的,现场出具补充检查通知书,由工作人员引导被鉴定人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提交鉴定专家组。

(五)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结合初审情况,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第十四条 参保单位的工伤职工应当在与社保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下称协议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伤情相对稳定后应即转协议医疗机构继续治疗。对伤情相对稳定仍不转送协议医疗机构的,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工伤职工之后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十五条 参保职工住院治疗工伤、康复的伙食补助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本市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百分之七十支付。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护理的,由用人单位按月计发医疗护理费。其标准参照《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七条执行。经社保经办机构批准转统筹地区以外门诊治疗、康复及住院治疗、康复的,其在城市间往返一次的交通费用及在转入地所需的市内交通、食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本市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因公出差交通、食宿费用补助标准支付。

第十六条 工伤职工在工伤医疗(康复)期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给予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康复)待遇至工伤医疗(康复)期终结,经劳动能力鉴定未达到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并可按规定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医疗补助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