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为什么划归社保?

作者:小社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21

导语:今天小社宝来给各位分享关于国企为什么划归社保的相关内容,如果能正好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国企划社保是划股权还是现金好

国企划社保当然是划股权,股权,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的一种综合性权利。即股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得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权是股东在初创公司中的投资份额,即股权比例,股权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股东对公司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也是股东分红比例的依据。

央企已划转1.21万亿元国资充实社保基金,这释放了什么信号?

 北京2月23日消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务院国资委23日发布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已率先完成向社保基金划转国有股权任务,截至2020年底,划转国有资本1.21万亿元

   国资委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底,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4.5%超额完成降杠杆减负债三年收官任务。各地持续推进国企降杠杆专项任务 基本完成负债率较2017年降低两个百分点的目标

    国资委主任郝鹏介绍说,目前中央企业在海外的资产约为8万亿元,在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的项目超过8000个 海外员工总数达到了125万人。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实现海外营业收入 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对外投资收益率为6.7% 

   中央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一批中央企业锻造形成了跨国企业同台竞技的实力,在国际标准的制定中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特别是高铁,核电等产品走出了国门,成为国家亮丽的名片儿,也有力促进了项目所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郝鹏说,2021年中央企业的目标是净利润,利润总额增速要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目前正在编制中央企业十四五规划来确定中央企业未来增长的指标, 将重点促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确保今年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的70%以上 。

为什么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必须实行属地社会化管理?

社保基金筹集,退休审批和基本养老金发放,应该坚持实行属地管理原则。但是,中央及省属企业单位,由单位所在地的省级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部门,及所属社保业务经办机构,负责统一管理与养老金发放事宜。涉及相关的管理服务工作,则由企业单位自行管理与运作。可以说,过往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是属地管理与条条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根据《关于国有企业退休人员 社会 化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要求在2020年年底前,将尚未实行 社会 化管理的国有企业己退休人员移交街道和社区实行 社会 化管理。同时还明确,实行 社会 化管理后,国有企业新办理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与原企业单位分离。

很显然,企业退休人员 社会 化管理服务工作,正行进在与原企业分离的路上。这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是加快剥离国企办 社会 职能和解决 历史 遗留问题,建立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减轻企业办 社会 负担,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现实需要。采取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 社会 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化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管理服务,这就是今后必然的发展趋势与基本取向了。

国资划转社保是一个什么概念?能解决社保基金不足吗?

1月12日,财政部发布消息称,中央层面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

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

如果不了解这个事情的人,看到这个消息可能没有什么直观的概念。

一、为什么国资要划转充实社保?

国资划转社保这项工作实际上从2018年就开始进行了,涉及的企业都是央企、国企等国资企业。要求按照集团母公司10%的股权比例划转社保。

根据中央的统筹安排,国资划转社保共分三批推进。

第一批划转从2018年3月开始,中国联通、中国有色、中农发三家企业率先完成划转。

第二批划转从2018年11月开始,包括中国华能等15家企业。

第三批划转从2019年7月开始,至2020年底完成。

国资划转社保三批已完成

那么,三批划转1.68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呢?

央企、国企现有资产规模超过60亿元,按照10%的股权比例划转,预计完成划转的国资将超过6万亿元。

因此,1.68亿元离预期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在中央层面完成国资划转后,地方国企资本的划转还将在这两年继续进行。

国家之所以要把国企资本充实社保作为一个金融调控工具,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保基金的运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2014年开始,我国社保基金已经连续6年出现当年度收支缺口。

社保基金缺口日渐扩大

当然,我国的社保基金运营暂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目前年末滚存结余还有94026.97亿元。

但是连续6年出现支出大于收入,且缺口有扩大趋势的情况,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

自2011年以来,国家财政补贴社保基金的比例明显提升,目前已将近四分之一。

社保基金财政补贴比重扩大

与此同时,我国养老金发放每年还在涨,去年已实现16连涨。

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收支不平衡进一步加剧。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只靠社保基金滚存结余来维持,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

而一直依靠财政补贴,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当然,国资划转社保专项工作可以短期内缓解社保基金运营压力,但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

在生育率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情况下,需要更多长期政策工具给予支撑。

二、改变社保基金困局的三项长期政策

要改变社保基金的运营困局,无非需要做到"开源"和"节流"这两点。

"开源"就是要增加缴纳社保的人数,"节流"就是要延缓社保支出的时间。

因此,二胎政策、延迟退休和养老"三支柱"体系,将成为改变社保基金困局的三项长期政策,而且这些政策已经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

1、二胎政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生育率已跌破警戒值,创下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

近十年我国出生率变化

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问题并非这几年才暴露出来的。我国从2015年10月开始,就已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更有一些边境城市实行了三胎政策。

但在二胎政策实施后,只在第二年出现了出生率的回升。从2017年开始出生率又下降了,到2019年还创下了20年来的最低纪录。

因此,二胎政策暂时还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效果,但这项政策一定会成为较为长期的国策。

2、延迟退休

去年11月,"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已经发布,其中明确提到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有关专家一直在喊延迟退休。这次写进"十四五"规划之中,延迟退休是真的要来了!

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到延迟退休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占比达到12.6%,成为世界老龄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预测,2030年左右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在全球老龄人口的占比将超过25%。

而我国的退休年龄一直是男性60岁、女性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

和世界其他老龄化国家相比,中国的退休年龄可以说是最低的。日本的退休年龄在65岁以后,美国的退休年龄也在62岁到70岁。

退休年龄早意味着缴纳社保的时间少,而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在老龄化严重的社会结构下,会让社保基金承受巨大压力。

因此,延迟退休虽然引发的争议很多,但也是国家下定决定必须要走出的一步了。

3、养老第三支柱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倡"三支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就是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保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在我国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0%。

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参加就叫职业年金,民营企业参加就叫企业年金。目前第二支柱的参与是企业自愿的。

第三支柱是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来支持养老产业。

近年来支持养老产业的国家政策

我国的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目前发展极度不均衡。

第二支柱年金经过了12年的市场化运作,主要参与者仍然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民营企业参与的意愿非常低。

第三支柱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2018年试点推出后,目前试点范围仍局限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延税力度低,收效甚微。

截⾄2019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累计结存6.29万亿元;企业年⾦积累基⾦总规模1.80万亿元;第三支柱刚刚起步,规模尚小。

我国养老"三支柱"的资产规模除了通过二胎、延迟退休等政策工具进行调控之外,让民众主动参与进来才是确保社保基金稳定运行的根本之道。

2019年,我国养老金总资产约占GDP的12.27%。而全球养老金资产规模前22名的国家或地区的养老资产占比已高达67%。

因此,中国的养老资产比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很大的差距,但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让"三支柱"体系均衡发展,将会成为未来五年中国的重头戏。

国企上班的都给上社保?

不管是国企,还是央企私企,还是合企业,都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这是国家强制的。

为什么要把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推向社保

这个与计划经济下的劳动用工管理体制有关系。引用一下胡晓义副部长的话,给你解释。

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性质,企业职工是“单位人”,在职时的工资、退休后的养老,完全由单位负责。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冲击了传统的劳动保险制度。为平衡不同企业的退休费用负担,广东等地开始试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随着企业用工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企业大规模覆盖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当时,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出现经营困难,许多企业发不出退休金。有的企业用卖不掉的产品抵退休金,有的干脆不给办退休。在此背景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扩面,并提出了“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任务目标,解决职工“领不到养老金”这个最突出的矛盾。企业职工养老从“单位保障”迈向了“社会保障”。

2,在这个阶段,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也进行了研究探索,但改革进程相对滞后,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改革的不同步,两种制度在筹资方式、待遇计发调整和管理方式上均不同,形成了所谓的养老“双轨制”。

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无论是国企还是机关事业单位(机关事业没有经营收入,所有只有财政拨款才能保障),最早其职工退休后的待遇都是有单位自行解决,后来国企负担太重,才引入社保制度,并扩大到所有用工组织。而机关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一直使用财政拨款下的单位自行解决的退休工资制度。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结语:以上就是小社宝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企为什么划归社保的相关内容解答汇总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欢迎分享给更多关注此问题的朋友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