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三连降 生育政策调整尤显急迫

作者:小社宝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540

劳动年龄人口三连降 生育政策调整尤显急迫

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净减少,这个消息有多糟糕?有人说,这不算太大的危机,毕竟中国人多,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还很大。事实上,劳动年龄人口连续萎缩,其所警示的危机远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中国的生育政策如果还不迅速作出调整,在持续低生育率之下,未来将产生不可控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系列的困局将无法逃避。(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先看一组数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公布数据,中国16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净减少371万人,出现了自2012年以来的三连降。前两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净减少幅度分别为345万和244万。绝对数量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也在持续减少,从2012年的69.2%到2022年的67.6%,再到2022年的67%。

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和相对数量双双下降给中国敲响了警钟。但依然有人以中国还有九亿多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正好有助于缓解就业难等论调对此警示信号不以为然。要准确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范畴,劳动年龄人口不等于可供应市场的劳动力数量。这一点很浅显,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是一个统计学范畴,实际上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并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例如高等教育的普及推迟了年轻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目前女性退休的年龄为55岁,相当比例的农民工在四十岁之后面临就业难无奈回乡等等。其次,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跟数量同样重要。中国正在进入加速老龄化的通道,伴随老龄化的,是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化。这个问题同样值得警惕。

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在未来将成为中国人口的新常态。中国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称,按总和生育率(指该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1.5测算(实际水平可能显著低于这一数据),在2022年之前,劳动年龄人口减幅相对较缓,年均减少155万人。之后减幅将加快到年均800万人左右。

根据人口学者梁建章的预测,到2040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将从2010年的1.71亿增加到4.11亿,20至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从8.17亿降到了6.96亿。其中,最有活力的20~40岁的人口,将从4.36亿降到3.02亿。20-40岁是劳动参与率最高、创造力最强的黄金年龄段,这个年龄段人口的锐减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除了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此次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值得关注的另一个点是老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即老龄人口赡养率)的迅速攀升。2022年, 60岁以上老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为1:4.32,这一数据2010年为1:5.29。也就是说,不到五年的时间,中国就由平均5.29个劳动年龄人口赡养一个老人迅速下降为4.32人赡养一个老人。这一下降的速度是惊人的,并且是不可逆的。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易富贤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在最近合作发表的《从单独二孩实践看生育意愿和人口政策:2022-2080年中国人口形势展望》指出,中国的年龄结构将迅速变成高度不稳的倒三角形——劳动力严重短缺、人口高度老年化、经济丧失活力。

无论是不是愿意承认,中国已经陷身于加速老龄化、严重少子化与民众生育意愿低下并存的人口困局。在这样的困局之中,三十多年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越发显得不合时宜。多位人口学者、社会学者、经济学者早已发出呼吁,尽快取消独生子女政策,放开生育限制,把生育权还给民众。从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的现状来看,迅速调整生育政策,不光事关每一个普通家庭,更是有益于宏观经济整体。毕竟,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劳动力作为生产和创新的主体,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人口政策需要有很强的前瞻性,今天出生的孩子需要二十年后才能成长为劳动力。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已经成为现实,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逆转。如果迅速调整生育政策,则可能会对未来二十年后的劳动年龄人口供应产生积极影响。

分享到: